近日,智能交通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中科院1区、TOP期刊,IF=7.9)刊登了我校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静发表的学术成果“Cascading Failures on Multimod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e Role of Station Coupling Strength” (站间耦合强度在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的级联失效中的作用)。李静同学为第一作者,我校路庆昌教授为通讯作者,长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知名学者合作参与完成。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深入剖析了多模式交通网络的级联失效传播机制,聚焦于交通模式间站点耦合关系和强度在事故下的演化特征,对级联失效的传播路径与强度的影响,为设计与管理可靠性高、韧性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系统提供理论支撑。
城市轨道-公交耦合网络级联失效传播机理
城市轨道-公交耦合网络级联失效传播机理模型解析
研究表明,在多模式交通网络级联失效发生时,具有高运输能力的运输网络与低运输能力的运输网络相耦合时,前者会从中受益。比如:与公交网络耦合可减轻地铁网络的级联失效。然而,当公交网络与地铁耦合时,公交网络中的级联失效被放大。在地铁-公交耦合网络中,耦合强度大的站引发的级联失效比单个网络中的重要的站引发的更为严重。另外,在地铁-公交耦合网络中,级联失效的传播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失效地铁站点的数量。
公交站失效下的公交网络上的级联失效
地铁站失效下的地铁网络上的级联失效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666824
(供图:路庆昌 审稿:高婷婷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