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教授到外语学院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25作者:外国语学院来源:外国语学院 字体: 设置

6月19日上午,外语学院邀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教授以“智能技术的翻译实践研究——以海派文化文本的翻译为例”为主题为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学院部分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参会,讲座由学院副院长马瑛主持。


尚新教授着眼于数字时代下人工智能翻译迅速发展的现状,考虑人工智能翻译的处理能力层级,将文本类型区分为信息型文本、文化型文本与文学型文本三类,着重分析了文化型文本的解读特性,提出应从语境角度入手,考察文本外译时上下文语境与场景语境的翻译情况以判断AI翻译的信息处理能力。尚新教授以海派文化文本为例进行探讨,发现智能翻译在处理文化型文本时,在时间序列、空间序列、角色定位与逻辑关联上屡屡陷入困境,出现误译;在解读文化型文本时,场景的“在场、共场和立场”特性对人工智能的语言模型构成挑战,产生误读、误解。可见,人工智能翻译在处理文化型文本信息时,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译者在数字时代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讲座尾声,尚新与现场的师生展开互动讨论,他借用《思想录》中的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地鼓舞了在场师生,指出在“智能翻译取代人类”“外语专业式微”的舆论环境下,外语学习者与教育者更应保持清醒,保持学科自信,明确未来使命,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讲座现场

问答现场


(审稿:勾小群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