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团委“站C位、深融合、强服务” 三步探索构建共青团思政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12-23作者:刘帅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字体: 设置

2024年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学院党委和校团委坚强领导下,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项根本任务,利用“党团联动、本研贯通”2种基本方法,发挥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3个重要特性,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毕业离校教育”4条教育路线,使广大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5维能力全面提升,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基本职责,切实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贡献度。


旗帜鲜明站C位 共青团思想引领力不断提升


材料学院团委始终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坚持“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理念,以“青年能不能懂、青年接不接受、青年喜不喜欢”作为加强青年思政工作的突破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材料特色的共青团思政育人新路径。


建构渗透式网络学习矩阵。依托智慧团建系统构建58个团支部的渗透式网络学习矩阵,实现每学期开学第一堂团课全覆盖,党史学习教育全年不断线。2024年材料学院团委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开展了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主题团日活动及主题教育活动,且智慧团建录入率达100%,全院1000余名青年在全场域思想引领下筑牢信念之基;建好团字号思政育人阵地群。“长大臻材实料”公众号以红心的主流引领、实心的育人体系、匠心的内容制作、齐心的青年参与,重构聚合网络育人新思路, “团团会客厅、团团薪火、一体两翼三引擎、‘材·源’朋辈领航育人、青马工程以及导学思政”等线上线下“团字号”思政育人阵地群已初步形成;同时遴选一支政策理论素养深、现场宣讲效果好的青年师生组成“青年讲师团”,线上线下年均深入支部、课堂、基层开展宣讲30余场,1000余人在这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立体化思政课堂中受教育。



强基固本深融合 共青团思政组织力不断增强


材料学院团委高度重视基层团组织建设,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不断夯实组织基础,以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为党选拔优秀人才,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目前共有在校生团员1514人(本科生945人,研究生569人),团支部58个(本科生45个,研究生13个)。


构建“横纵融合”的党团组织体系。根据学院党支部纵向设置、团支部横向设置的特点,党支部以研究方向为单位纵向发挥引领作用联系团员青年,团支部以班级为单位横向发挥建设引导作用为党组织推荐优质青年人才,以此发挥了党建带团建、班团融合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学院各级学生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优化了学院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学院在推优入党工作中团员申请入党率达到100%,共推荐80位符合条件的团员成为推优入党对象;搭建“老新融合”的党团班传承梯队。学院团委以“我为同学做实事”为载体,聚焦学风建设、就业升学、校园文化等领域深耕细作,打造团员青年身边的共青团,让大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导航学长制”在新生教育中持续发光发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等30余场学业帮扶助力学风建设,切实引导团干部把工作岗位当作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服务同学的阵地,打造一支更接地气、更有“人气”的团干部队伍。



五育并举强服务 共青团实践服务力不断拓展


材料学院团委积极推动并落实“青春长大”本科生课外实践学分认证制度,以“五育”为抓手,倾力打造“五育并举”第二课堂实践课程群,构建起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


构建以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德育平台。学院团委以“红色先锋”,服务“国之大者”、“橙色活力”服务学生发展、“蓝色科技”服务儿童成长、“绿色环保”服务双碳目标、“金色夕阳”服务老年健康,打造构建“五彩缤纷”志愿服务体系;构建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的智育平台。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将项目与赛事融合,构建以“大创”项目为孵化平台,学科竞赛为基础,创新竞赛为补充,创业竞赛为支撑的校、省、国家赛事常态化选拔竞赛体系;构建以养成教育为依托的体育平台。深入推进走出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三走”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参与羽毛球赛、篮球赛和健康活力大赛等各类体育活动,以青春之我展现材料学院高昂的斗志与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构建以文化浸润为核心的美育平台。将专业特色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依托“聚天下英材 为强国加料”2024年迎新晚会、第二十四届大学生文化节校级精品活动“墨韵飘香绘经典,陶艺泥塑展新篇”国风作品创作大赛等10余场文化活动搭建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构建以劳动思政为抓手的劳育平台。通过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开展“爱劳美校”系列活动以及“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劳动中提升青年有温度、有能量、有生命力的精神风貌。



未来,材料学院团委将立足三全育人,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创作出更多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内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实现“大思政”与“新青年”的双向奔赴,不负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不断提升共青团思政育人成效,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添砖加瓦。


(审稿:刘珺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