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我校“长安艺术讲堂”第一讲在北校区图书馆古籍库特藏室举行。长安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红春与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女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彪晓红联袂为师生带来一场传统文化讲座。
讲座以“诗书载道·翰墨留香—唐诗与中华书法之美蕴”为主题,紧扣“诗书载道”的中华文脉传统,聚焦唐诗与书法两大国粹,通过双重视角解读诗书艺术的交融,为师生打造一场精神与美学的深度对话,引导师生感悟天地精神,体察风清骨峻,培植家国情怀。

讲座现场
彪晓红教授聚焦“唐代四大女诗人”——薛涛、李冶、鱼玄机与刘采春,通过解读《八至》《啰唝曲》《赋得江边柳》《筹边楼》等代表作,展现了女诗人以清词丽句勾勒出的唐诗的别样风姿,勾画出她们“才情与豪情并具”的创作风貌,反映出她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追求与生命韧性。张红春教授以中国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为核心,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成就、精神内涵与历史背景,阐释了这些作品如何通过笔法、章法与墨法,承载文人哲思、家国情怀与人生智慧。
讲座结束后,张红春教授现场挥毫书写“志存高远”“开卷有益”等寄语赠于与会师生,并向我校图书馆和相关学生社团赠送了个人诗集《雪晴集》。

合影
举办品牌系列讲座“长安艺术讲堂”是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精神,推进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提升艺术教育实效的最新举措,旨在通过高品质文化讲座提升师生审美素养,营造崇德尚美的校园氛围。
本场活动由艺术教育中心、图书馆、校团委共同主办,全校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活动。
(审稿:张红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