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智慧营建・绿映商山”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柞水县药王堂村、朱家湾村、凤凰古镇等十余处调研点。通过实地勘察、座谈访谈、精准测绘等方式,系统挖掘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与文化基因,探索文化遗产活化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寻迹:叩问历史深处的营建哲思。实践队系统考察柞水孝义文化体验园,探寻“孝友”伦理的当代回响,梳理了古代吏治文化、孝廉思想与民间技艺的传承脉络,并专业记录了清代城墙遗址的砌筑工艺及碑文信息。

实践队考察孝义文化体验园城墙遗址
解密:破译古建中的生态密码。队员们考察了药王堂村乾佑河南岸栈道遗址和柞水古石桥,并解读终南山寨和凤凰古镇夯土工艺、石板房、抬梁式木屋架等建筑技艺及精美建筑构件中的营建智慧。

村民为实践队讲述古栈道遗址历史
焕新: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的碰撞。实践队深入柞水民宿集群,其中阳坡院子巧妙保留传统夯土墙与坡屋顶,融入现代结构与陈设,树立了新旧共生的标杆;车家河村的西坡・秦岭民宿则通过科学加固12栋濒危夯土老宅,保留其天然保温优势,成功转型为高端旅居空间。

实践队考察阳坡院子民宿
践行:青年智慧赋能乡村未来。实践队了解到:村民们享受夯土建筑的“冬暖夏凉”却未识其低碳价值,绿色能源普及仍显不足,老街居民居住条件有待改善。为此实践队与朱家湾村驻村干部李宗仁和药王堂村村主任齐鸣深入交流,了解村落基本情况,寻找推广绿色能源突破口;与柞水县住建局潘文超座谈,深入探讨了凤凰古镇在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实践队与朱家湾村驻村干部李宗仁访谈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系统梳理传统营建智慧,计划融合现代技术形成切实可行的乡村建设方案。队员们通过丈量古建、对话村民,深刻领悟到“传统是面向未来的养分”。长安大学学子将继续前行,致力于让秦岭深处的古老智慧在“智慧营建”中焕发新生。
(审稿:冯鹃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