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筑牢师德师风建设根基,5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彭建兵教授受邀作《一个学者的进化》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陈志坚、校长沙爱民、副校长范文在北校区会议中心贵宾厅会见了彭建兵院士,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会见现场
随后,“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系列活动暨彭建兵院士报告会在北辰楼会议中心二层报告厅举行。校长沙爱民、副校长李振洪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范文主持。

会场
彭建兵院士以自身鲜活的学术人生为范本,结合求学经历、工作历程及学术成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作为学者应有的担当与追求。他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段人生历程为轴线,从学者的定位、格局、修养、思维等多维度,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知识分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的使命担当。彭建兵院士回溯扎根黄土高原的初心,讲述了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的坚定选择。他分享了在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领域的探索之路,彰显了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研魄力。他用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诠释了科研工作者“要深耕一块地,聚焦一件事,串起一条线,团结一批人,感恩一路人”的坚守与智慧。他将论文镌刻于祖国山河,以创新步履丈量科研疆界,充分彰显了“心怀国之大者”的教育家精神与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同时,他也为大家徐徐展开了一幅科学家以创新脚步丈量学术疆界、以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发展的壮丽精神图谱。

会场
在提问环节,面对青年教师及同学们关于开展学术研究的疑惑、疑问,彭建兵院士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答。
范文在主持时强调了“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系列活动和“师德大讲堂”平台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传承教育使命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彭建兵院士将野外勘探的艰辛转化为育人素材,把科研成果融入三尺讲台,在黄河地质变迁的课堂中诠释科学真谛,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躬耕实践,让地质报国的火种代代相传。他号召全体教师以“明道、立德、精业、创新”为行动纲领,将个人学术理想熔铸于民族复兴伟业,争做培根铸魂的引路人,培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磅礴力量。
本次报告会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主办,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师德建设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学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教师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高层次人才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

活动合影
(供图:赵杰 审稿:陈华鑫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