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建筑学院承办,校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虹”学讲堂第620讲在南校区东院伯声报告厅举办。香港中文大学Hendrik TIEBE教授作题为“Improving health and wellbeing through public space design in Hong Kang”的报告,相关学院共1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Hendrik TIEBE教授作报告
本次报告主要围绕高密度城市面临的健康挑战、历史经验的启示、当代创新实践以及香港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展开。Hendrik TIEBE教授指出,香港虽人均寿命高达83岁,但居住密度高,人均居住空间仅13平方米,给居民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压力,公共空间设计需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平衡生态、文化和健康功能。随后,通过分析历史案例,他揭示了香港公共空间与公共卫生的紧密联系,空间设计在应对健康危机、增强社会联系方面作用关键。他解析了香港当前的公共空间设计创新实践,如立体化健康空间、生态融合设计等,探索高密度环境下的健康生活方案。Hendrik TIEBE教授总结,香港未来发展要重视公共空间配套和全龄友好设计,避免社会隔离,实现从“生存”到“生活”的品质提升。
(审稿:王妍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