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由长安大学、陕西省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南校区北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以“整合数智油气田 AI油气藏与油气大模型”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油气勘探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300余人,共同探讨以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油气田数字化转型路径,推动构建开放、高效、绿色的智慧油气田新形态。本届会议由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智慧油气田研究院等单位承办,适逢研究院成立20周年,兼具学术交流与庆典纪念的双重意义。
开幕式上,长安大学副校长范文教授指出,数字油田建设已进入“全面深化与整合应用”的新阶段,长安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将持续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陕西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高瑞民强调,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历经近二十年发展,已成为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平台,为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了关键作用。大会开幕式由长安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以亮教授主持。

智慧油气田研究院二十周年庆典活动
会议同期举行了智慧油气田研究院成立20周年庆典,回顾其自2005年数字油田研究所起步,到如今成为领域内重要研究机构的奋斗历程。研究院院长付国民教授为高志亮、陈石、孙少波、智功献等四位创始人献花绶带,并向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数字和智能化事业部等7家贡献单位、李阳院士等14位贡献人物颁奖,致谢各界同仁长期支持。庆典环节由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李佐臣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会
会议设“智慧油藏”“整合数智油田及AI技术应用”“智能测井、钻完井与采油采气”三大专题论坛。斯伦贝谢首席油藏工程师Edgar Alexander Fernandez Rincon、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玉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经理段鸿杰等专家,分别就一体化油藏管理、透明油气藏技术体系、油田数智化实践等议题分享了前沿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华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窦宏恩等专家围绕大模型驱动下的油气调查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挑战等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一大亮点是再次引领中国数字油田建设的新思维和新思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长安大学智慧油气田研究院首席专家高志亮在主旨报告中首次系统提出“整合数智油气田学”理论框架与关键技术,强调通过数据、技术、业务与组织的深度融合,推动全流程智能协同,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共鸣。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高志亮教授专著《数智油气田研究与实践集锦——整合数智油气田基础、应用与创新》的首发仪式,并向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四所高校图书馆赠书,促进了学术资源的传播与共享。

第九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合影
闭幕式上颁发了优秀会议论文奖,付国民教授呼吁以“整合思维”推动跨界合作,助力数智油气田从理论创新走向规模化产业应用。本次会议通过专题报告、成果展示与高端对话,全面展现了数字油田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我国油气田数字化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长远价值。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石研究员,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企业首席专家余春昊,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数字和智能化事业部常务副经理王娟,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信息化处处长韩淼,延长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雷俊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区护卫管理中心经理、党委副书记宋立华,长安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韩玲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华山学者孔宪光教授,以及老科教协会会长刘月琴教授等协作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
(供图:孙阳 审稿:李佐臣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