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在西安举办

日期:2025-09-30

作者:邵广周、王鹏起

来源: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9月23日至25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指导,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学义,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文罡,中国科学院院士底青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主任李朋德,长安大学副校长范文,白俄罗斯地质科研生产中心主任梅利尼科夫等嘉宾出席大会。


开幕式现场


徐学义在致辞中指出,大会将“上合组织地学与矿业发展”与“一带一路”地球物理国际会议两大议题有机结合,展现了前瞻视野和务实态度。会议不仅搭建了上合组织国家深化地学与矿业合作的平台,也将推动地球物理理论、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应用,促进区域矿业经济发展与产业链稳定。


武文罡强调,陕西矿产资源丰富,地质科技创新实力突出。会议作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的重要成果,将为陕西与欧亚区域在资源互补、矿业投资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开辟更多合作机遇。


底青云表示,加强地学与矿业合作,特别是地球物理领域的交流协作,不仅能提升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还能促进应对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李朋德则指出,本次会议首次融合两个国际平台,构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框架,体现了包容与共赢的精神,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将积极推动数据共享与技术联合研发。


开幕式上,长安大学副校长范文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尹立河共同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长安大学共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长安学院”揭牌,依托双方科研教学资源,搭建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平台。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长安学院”揭牌仪式


本届研讨会以“加强科技引领,促进矿业发展”为主题。9月23日至25日,会议邀请国内找矿领域的7位知名专家就新一轮找矿突破、深部探测议题作特邀报告。同时,先后举办了上合组织国家矿业发展与投资研讨会、深地探测新技术与新装备专题圆桌会议、上合组织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座谈会、信息技术赋能矿业发展专题会、沙特阿拉伯矿业发展专题会议以及地学与深部勘探学术交流会。


深地探测新技术与新装备专题圆桌会议现场


在深地探测新技术与新装备专题圆桌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底青云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林君院士分别介绍了我国在深地探测新技术与装备方面的最新成果,涵盖深地物理勘探理论、关键装备研发及典型应用案例,全面展示了自主创新能力。与会的俄罗斯、伊朗、沙特、塔吉克斯坦等国代表也介绍了本国的资源禀赋与勘探需求,并表达了加强与中国在技术研发、装备共享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的愿望。多家国内外知名仪器厂商参展,展示了最新的地球物理设备与软件。


在地学与深部勘探学术交流环节,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长安大学,以及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国家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深部探测、找矿预测、仪器创新等17个专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此外,会议期间共有13家单位和厂商展示了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各类新型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和软件,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互动合作。


新仪器参展商


(审稿:欧阳韬  网络编辑:和燕)

TOP